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博古为什么叫博古(博古:优秀的学生,不合格领导人,评价极高的人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0:17:46    

选入中山大学

博古原名秦邦宪。1926年11月,秦邦宪在上海大学读二年级,同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做宣传干事,作为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第二批学生。当时上海支部只3个名额。

入学用的俄文名博古诺夫,简称博古。博古这个名字远比其真名更被人所熟知。

优秀的学生

1927年上半年,转入了用俄语授课的俄文班。9月,已经成了教学翻译,开始拿做翻译的补助。10月担任向忠发率领的中国工人代表团翻译,翻译能力与认真的态度获得肯定。

1928年,被少共支部选为支部局的候选人,并任支部的组织部部长。到暑假前,秦邦宪成为了职工编制的教学翻译,5月与张闻天、郭绍棠等5人一起成为了联共(布)正式党员。

进入了翻译班列宁主义小组,开始翻译一般的列宁主义著作;翻译材料。后成为了教务处的翻译,受时任中大教务主任的器重。

秦邦宪每日6小时翻译与编辑的工作,薪酬达140卢布。与厅官差不多。

1929年秋,博古进入中国问题研究院做研究生,一起进入的有杨尚昆、何子述等。

秦邦宪申请回国,被认为是:政治发展良好,能很快和精确理解党的问题,有自制力,有党务工作的实际经验,对党的问题有巨大兴趣,能独立解决政治问题,守纪律,同志关系满意,是可信赖的。

回国成为领导人

1930年5月,回国。刚好李立三大力推行立三路线,博古了解共产国际对立三路线的态度,于是大力反对,被党内严重警告。后米夫来中国,受过的处分成为资本。张闻天回来的时候,博古代表党中央欢迎他们。张闻天凭借理论功底,很快就成为中央宣传部部长。

1931年,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,博古排第一,张闻天第二。

苏区斗争错误

当时中央的任务是苏区军事斗争。博古对军事不懂,刚好李德来了,他们在莫斯科的时候就认识。1932-1933年,在经过一年的相处,博古非常信任李德。博古邀请李德去苏区。

1933年9月25日,李德作为“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”到达苏区。

在苏区介绍李德时,博古说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,并加了很多高帽子,如丰富斗争经验的国际主义战士、老革命家和军事专家等等。对李德的权力无限放大。

1934年,博古任命张闻天为苏维埃主席,张闻天觉得博古要让他排挤毛泽东,也要排挤他出中央决策圈。广昌战役失败后,张闻天批评博古、李德。博古自然反驳,从事情上升到路线问题。引起张闻天不满。

1934年11月,湘江之战,红军损失过半,博古深感责任重大。

遵义会议后博古被解除最高领导职务。

博古不搞阴谋,评价很高

博古不搞阴谋,中央常委讨论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党中央书记,有人劝他不要交权,博古不听,把重要的文件资料转交给张闻天。

1946年,飞机失事。同机的有博古、王若飞、叶挺、邓发。

24岁担任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,42岁终止。

公祭大会上的祭文:你们为了人民的自由,自愿选择了极端自我牺牲的道路,你们做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战友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