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首诗词,看那些飘荡在唐诗宋词里的“人间烟火气”……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——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每每读到这一首诗的时候,就仿佛置身于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农家小院中。
傍晚的天被夕阳染成红色,青山绿树披上五彩的霞衣。
袅袅炊烟起,邻居们锅碗瓢盆声,孩子们抓住白日里最后的时光嬉戏玩闹的声,归途的农人吆喝着老牛声、还有鸡鸣声、犬吠声,编织出最嘈杂却最让人心灵安静的农家乐。
和老友一边喝酒,一边聊天;一边吃着鸡,一边赏着菊花;人生的乐趣,不过如此。
人生在世,不过是为生活的一日三餐奔波劳碌;四季轮回,不过是穿梭于生命写下的岁月静好。
白酒新熟山中归,黄鸡啄黍秋正肥。
呼童烹鸡酌白酒,儿女嬉笑牵人衣。
——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(节选)
公元742年,李白42岁。
虽然早已名声在外,奈何是空有名声,尚未有一官半职,周边人看他的眼光,也从最初的崇拜,到如今的鄙夷。
空有满腹经纶,却惆怅不得志,他心中的失落、抑郁可想而知。
但也正是在这一年,他迎来了他生命之中的转机——大唐玄宗皇帝一纸诏令,宣他进京。
这喜悦之情,不亚于如今高考生收到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入学通知书,于是,他立刻回到家中,吩咐妻子拿出新酿的美酒,再把家中养的鸡杀几只给他下酒。
呼童烹鸡酌白酒,儿女嬉笑牵人衣。“诗仙”于招袖舞裾之间,洒下的人间烟火,都带着浓烈的白酒和扑鼻的烧鸡的味道。
虽然,进宫以后,他喝过更醇美的酒,吃过更美味的珍馐,但若问起,他记忆里最畅快的一次“吃席”,那必然是这一次的离别之宴。
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
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
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
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
——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(节选)
于杜甫而言,“人间烟火”断然少不了好朋友之间的推杯置盏。
公元759年,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,唐军大败。时作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从长安狼狈逃回华州,路过奉先县。
当他听说自己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隐居于此,顾上不战途疲惫,前去拜访。
而对于落魄的杜甫,卫八也是热情招待,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好酒,没有菜,就赶着春雨去剪那刚刚萌发的韭菜。
朋友之间,最好的烟火气,是炒两个下酒菜,喝点小酒,一起聊聊天、吹吹牛,说说往事,谈谈人生。
酒里饭里菜里,都满载着烟火气,麻醉着你的胃、温柔着你的心,让你相信此刻可以任性一把,更让你相信未来可期,人生值得。
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鸥日日来。
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
盘飧市远无兼味,樽酒家贫只旧醅。
肯与邻翁相对饮,隔篱呼取尽余杯。
——杜甫《客至》
性情相投的人,聚在一起总不厌倦。
杜甫去好友家作客,是就着韭菜炒鸡蛋,吃着黄粱米饭,喝着老酒,谈天说地。“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”
好友去他家时,他也是尽可能的拿出最美味的食物和最醇厚的酒来招待。
甚至,他还怕好友喝不好,还要去吆喝隔壁的老翁来作陪。
盘飧市远无兼味,樽酒家贫只旧醅。因为离市集太远,来不及准备好菜;因为家贫,拿不出好酒。
但又如何,真正的好友,谁会在乎吃的啥喝的啥,一片真心、一份诚意足以下酒伴饭。
谢公最小偏怜女,自嫁黔娄百事乖。
顾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
野蔬充膳甘长藿,落叶添薪仰古槐。
今日俸钱过十万,与君营奠复营斋。
——元稹《遣悲怀》
有人说,最向往的生活,是一屋,两人,三餐,四季。
元稹年少自负才名,深得太子少保韦夏卿的赏识,并将掌上明珠韦丛许配给他为妻。
可是有才名并不等于就有功名,要获得皇家认定,你还得走科举之路。
然而元稹却屡试不第,又文弱书生一枚,啥事也干不了;以至于家里吃喝开销,全由着媳妇韦丛的嫁妆和手工活应付。
从众星拱月的千金小姐,沦落到贫困户的老婆,韦丛却毫无怨言。
自己穿着褴褛的衣裳,却想着丈夫要体面而给丈夫织华丽的服装;自己吃着野菜,却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食物;元稹爱喝酒,她甚至当掉了自己的金钗,给丈夫买酒。
这样的日子,一过就是10年,直到元稹30岁的时候,因政绩有功,生活重新有了熹微的转机。
可是,命运偏偏不垂怜这一对苦命鸳鸯,刚有点希望,患难与共的韦丛却因病而逝。
于元稹而言,这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打击。他回忆着亡妻的点点滴滴,一泪一泣,写下了如今读来,依然让人黯然流泪的《遣悲怀》,
还有那首最真挚的悼亡诗: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。
人间烟火,无一是你,无一又不是你。
它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,它从来都是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。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
公元1084年3月,苏轼在黄州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,被命迁汝州团练副使。
虽然是平级调动,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。
加上神宗皇帝敕令上的“人才实难,不忍终弃”的评语,让苏轼感受到了生机就在眼前。
离黄赴汝的路上,他心情舒畅,路过泗州时,和老友刘倩叔沐浴着细雨斜风,同游南山。
他们缓步山中,闲聊家常,到了晌午,走得累了,便找一户山民家中,一起浅啜乳色鲜白的茶水,品尝各色野菜。
虽然没有山珍海味,这清淡的欢乐,却颇有一番滋味,让他感到无比的欢愉。
吃遍了大鱼大肉,最想念的,不过是一碗清粥小菜;
阅尽了千帆万舸,最期待的,不过是一颗浸透着人间烟火气的寻常心。
自笑平生为口忙,老来事业转荒唐。
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
逐客不妨员外置,诗人例作水曹郎。
只惭无补丝毫事,尚费官家压酒囊。
——苏轼《初到黄州》
黄州于苏轼,是沦陷,也是新生。
它就像是抛物线的最低点,那么卑微,那么无助,却蕴含着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力量。
既然已经跌倒了人生的最低谷了,那往哪里走都是上坡。
与其在坡底怨天尤人,倒不如忘却一切,重新开始,就像是爬坡,爬不出去,顶多就和现状一样,爬出去了,那就是新的天地。
他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,他四处寻找,让他重生的事物,而黄州的美食,便是其中之一。
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好山好水,孕育着的山珍河鲜,那可是在京城都尝不到的美味。
在哪里跌倒,就在哪里吃个饱。
没有案牍劳形,没有宦海沉浮,那就权当给自己放了个长假,好好享受这闲田野趣,美食佳肴。
烟火气,是黑夜里的一点微光,向着它走下去,光明,迟早都会在眼前。
少年离别意非轻,老去相逢亦怆情。
草草杯盘共笑语,昏昏灯火话平生。
自怜湖海三年隔,又作尘沙万里行。
欲问后期何日是,寄书应见雁南征。
——王安石《示长安君》
王安石自幼和大妹妹王文淑感情很深,即便是妹妹出嫁后,他依然对她念念难忘。
公元1060年,王安石将出使辽国。
临别前,妹妹来送行。
他并没有因为妹妹嫁人而把她当做了客人,而是和往常一样,随意的准备一些酒菜,一边吃一边聊。
谁也没有挑起离别后的思念这个沉重的话题,聊得都是家长里短,兄妹情深。
时间,变得很慢,又似乎在逆流。
灯火昏暗中,似乎他们都没有长大,还是小时候的模样。
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。为什么我们孤身在外,爸妈来探访随便烧的一顿饭,都会让我们吃的格外的香?
那是因为,有家人的地方就有人间烟火,只有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才是人间烟火。
天遣为农老故乡,山园三亩镜湖傍。
嫩莎经雨如秧绿,小蝶穿花似茧黄。
斗酒只鸡人笑乐,十风五雨岁丰穰。
相逢但喜桑麻长,欲话穷通已两忘。
——陆游《村居初夏》
陆游晚年,罢官回到家乡,这是他继四十岁那年回乡后的第二次回乡。
而这一次,他是彻底的厌倦了朝野,过上了向往的田园生活。
他调侃自己是“朝廷嫌他老了不中用了,让他回乡”,可心里是美的开了花。
他的家乡,只有三亩山田,一方镜湖。
可说来也怪,就是这三亩山田,一方镜湖,仿佛雷峰塔一样,把他的身心镇得服服帖帖。
从此,那个心里想着“三万里河东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”的“江湖浪迹一沙鸥”,摇身一变,变成了皮葛其衣,巢穴其居的老翁。
他沉醉于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,斗酒只鸡,过着朴实小康的生活,不求什么闻达于诸侯,只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。
也许,我们内心里,还是更喜欢这朴实清淡的人间烟火气。
那不紧不慢,缓缓升起的炊烟,才是我们心底真正期盼的诗与远方。
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
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
——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人间烟火,怎少的了冬日阳光下闪着油光的腊肉。
那是年的味道,是家的味道,是一幅人间烟火的诗意画,对中国人来说,有一种难解的情怀。
腊肉配上腊酒,吃一口肉,喝一口酒,唇齿间“吱啊”一声,一年的劳累辛苦都化作了脑后轻烟,一年的丰收喜悦都在不言之中,一年的期盼祝福都在畅想之中。
一年又一年,中国人的人间烟火,也如同腌制的腊肉、酿造的老酒,越发的美味,越发的醇香。
直至,刻在了每个人的基因里。
走的再远,飞的再高,只要有阳光洒下,你的身影,都会映照在故乡的土地上,那人间的烟火,也会在你的影子里一遍遍的呼唤着你的乳名。